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最核心的思想便是“仁学”思想了。而《论语》是钻研孔子仁学思想的首选。牟宗三先生说过:孔子在《论语》里,暂时撇开从天命天道说性这一老传统,而是别开生面,从主观方面开辟了仁智圣的生命领域。这也成就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说:对孔子而言,仁是全德,是真实生命,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它超乎礼乐而又内在于礼乐;在仁之通润中,一一皆实。体现仁之最高境界是“钦思、文明、安安”,是天人不隔,是圆融无碍。孔子讲仁是敞开了每一个人光明其自己之门,是使每一个人精进其德性生命成为可能,是决定了人之精神生命之基本方向,是开辟了理想、价值之源。是谓理想之“直、方、大。”这高度赞扬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
提到孔子的仁学思想,不得不把仁的特质与仁的内涵、仁与知、仁与礼、仁与孝等方面联系起来。
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说,孔子的仁具有下列两大特质:(一)觉——不是感官知觉或感觉,而是悱恻之感,即论语所言的不安之感,亦即孟子所谓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二)健——是易经健行不息之健。易经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天行健可说是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君子看到天地的健行不息,觉悟到自己亦要效法天道的健行不息。这表示我们的生命,应通过觉以表现健,或者说,要像天一样,表现创造性,因为天的德(本质)就是创造性的本身。至于健字的含义,当然不是体育方面健美之健,而是纯粹精神上的创生不已。第一点的“安”表现了向善之情是人的真实感情的流露,第二点的“健”便表现仁的生生不息的特点,而仁便是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在人身上的体现。 《论语》中多处讲到仁,并且孔子因就学生的个性和资质差异所给出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其中,对一个叫樊迟的学生的回答最具概括性: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以说,“仁”的精神是爱人,“爱人”可以被看做是孔子的“仁”的基本含义。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要求在居住的地方,尊老爱幼,兄弟姊妹和谐相处,尊崇孝悌思想,归根结底还是说明人的内心要爱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的时候,仁就到了。这反映了我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决定,也仁的感通性。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这是说,仁的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仁与知、礼、孝的关系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概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回答知人。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等等,这些都在说明仁与知的关系与比较,这个“知”有知识和智慧的双重内涵,仁者充满慈爱之心,智者不仅知识渊博,而且知人善任。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即要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想要达到“仁”,就必须以“礼”为前提。“仁而不仁,如礼何?”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呢?这就把仁与礼的紧密联系表现了出来,“仁”是指导“礼”的,“仁”是内在的指挥,“礼”是外在的表现,仁与礼是一个相连的整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还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孝悌”正好反映宗法制社会的要求,当然,孔子也十分注重“孝悌”,这里的“孝”不仅包含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还有尊重。
孔子穷其一生去追求“仁”,用他所创立的“仁学”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学生,但他仍不敢说自己达到了“仁”。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也显现出了仁学思想的博大,所以,以上也只是我对仁学思想的一点点的认识,而我也希望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真正指导我们向“仁者”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