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努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
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句,心里充斥着淡淡的哀伤,并不时是为反转残酷的剧情和金钱至上的社会弊病感到难过,在这方面,莫泊桑的《漂亮的朋友》对现实的批判更暴露深刻、批判有力。而是这句轻描淡写的结尾句让我产生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我将自己的疑问提出给同样看过这本书的室友:“为什么作者要用这样一种绝望的笔触结尾呢?简单的一句话让人总觉得无论付出多少努力最终都是徒劳无功的。”室友告诉我这本书有两个翻版本,另一种翻译是:“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到回到往昔岁月。”这个版本的意思是说过去不一定是坏的,也许过去是最纯洁的时候,我们在经历了时间的打磨之后变得不再像过去那么纯真了,如果能变得向过去那么纯真,反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听了这段解释以后我豁然开朗,它提醒我要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的同时,“回到本原”的思想又让我联想到了柏拉图永恒的灵魂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就像马从小长到大,最后会死,肉体不复存在。而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的“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当我们看到羊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不是马,是因为我们知道马的“形式”。柏拉图认为实在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我们只能用我们五种并不精确的官能来约略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件事物都会流动”,而且没有一个是永久不变的;另外一个领域则是理念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理性来确实认识这个世界,这些理念(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与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并且其命运与世界上其他每一件事物都相同。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念的世界。柏拉图同时认为,灵魂栖居在躯体内之前,原本就已经存在。然而一旦灵魂在某一具躯体内醒来时,它便忘了所有的完美的理念。然后,一个奇妙的过程展开了。当人类发现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式时,某些模糊的回忆便开始扰动他的灵魂。灵魂一看到感官世界的马,便依稀想起它在理念世界中所见过的完美“马”,同时涌起一股回到它本来领域的渴望。柏拉图称这种渴望为eros,也就是“爱”的意思。此时,灵魂体验到“一种回归本源的欲望”。从此以后,肉体与整个感官世界对它而言,都是不完美而且微不足道的。灵魂渴望乘着爱的翅膀回“家”,回到理念的世界。
柏拉图在这里描述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生命历程,因为并非所有人都会释放自己的灵魂,让它踏上回到理型世界的旅程。大多数人都紧抱完美理念在感官世界中的“倒影”不放。他们看见一匹又一匹的马,却从未见到这些马所据以产生的“完美马”的形象。柏拉图描述的是哲学家面对事物的方式。他的哲学可以说是对哲学性做法的一种描述。
让我们的视角再回到小说里,作者笔下的盖茨比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也是所有出场人物中最真诚的人。就像柏拉图不朽的灵魂渴望追求理念世界一样,盖茨比在最开始因为没钱被嫌弃拼命的努力,后来变得有钱只为追求心爱的黛西,追求那份年轻时最美好的情愫。但他又是可悲的,他将自己的爱献给了满足于感官世界的一个拜金的、被时代腐化的女人。他对黛西的爱是真正的至死不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被心爱的人利用做了替死鬼。盖茨比在那个浮华的金钱至上的时代仍然坚守内心最真的理想,尽管最后失败了,但他仍然是一个追求本真的无畏的追梦者。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争名夺利的世界里,有没有那么一刻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是坚持的本原是什么呢?
“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到回到往昔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