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开篇就提出了性,道和教的概念内涵,由天命开始,到教结束,三者连接在一起。天命即人的自然禀赋,只有遵循本性才能有道,得道才能得到教化。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因为它内化于心。所以君子不论有没有被人听见、看见,都是心怀恐惧和敬畏。品德高尚的人心怀总是坦荡,他们做一件事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取悦别人博得赞赏、金钱,甚至地位。相反,他们的高尚品德在没有人注视的地方更能体现出来。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对自身品行的一种“自我规制”,所以他们才被人们称作君子。那些人前做尽善事,人后做恶不断的人才是最可耻的。
“中庸”即中和。君子能随时做到适中,小人则肆无忌惮,专走极端,所以小人“不及”或“过之”。“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我们做事要学会“中庸”,“不及”和“过之”都不是做事的正确方法。但“中庸”又不局限于做事,它更是一种道德标准。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缺乏它很久了!聪明的人们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深刻地钻研和挖掘,反而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们智力水平不够,不能够完全理解。这是因为人们缺乏对“道”的自觉性,只有提高自觉性,人们才会达到“中和”,而不是做的过了头或做的不够,才能够有效地推行中庸之道。
孔子认为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能够做到“隐恶扬善,执两用中”。但要做到“隐恶扬善,执两用中”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有些人不隐善扬恶就算是好的了,岂敢奢求他们他们“隐恶扬善”呢?能做到“隐恶扬善”还需要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
中庸之道同时又可以指适可而止。欲壑难填,便忘记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赌博也好,炒股、买彩票也罢,一夜暴富,腰缠万贯家财的人是少数,倾家荡产,痛哭流涕的人才是普遍。如果他们懂得中庸之道,学会适可而止,便不会落得此下场。正如孔子所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因为践行“中庸之道”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它需要坚持。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由此可见,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应当成为我们的精神。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一条大道不能只有自己走,更应该欢迎所有的人行走,只有这样才能推行道。另外,我们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从不同人之间的具体情况出发,使道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道是精深微妙的,同时又是无所不在的,人们虽然看不见、听不到,但却离不开它。既然如此,道应当是人人皈依,敬畏的对象。
以上仅是我读《中庸》前几章的感悟,《中庸》的深奥微妙不是我能体会的,其中如果有理解上的错误,请老师和同学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