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文苑 / 文苑拾贝 / 正文

孔子“仁”的思想

时间:2016-12-12 作者:殷一鸣 点击:[]

孔子以“仁”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形成了一个严密而又博大精深的思想基础,也就是孔子的道德学说。“仁”是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础,根据为什么要“从仁”以及怎样“为仁”,孔子为我们构建出了他的“仁学”体系。

那么孔子所说的“仁”是什么?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孔子认为想要社会稳定,恢复周礼是重要方式。而社会的稳定秩序的建立则需要每个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个人的思想修养与社会、国家政治相关联,相互作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若一人行仁,以仁为己任,感染周围的人,礼乐怎会不复?再者,孔子承认“天命”不可逆转,“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接受外部条件是理智的态度,然而“仁”是天命之性之感通,我们可以通过“从仁”的努力与这些限制我们发展的事物对抗,实现自我的价值所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孔子简明扼要的说明了“仁”学的要旨,对于怎样实现“仁”作出了解释。“爱人”作为“仁”最直接的体现,其最终目的在于利民济众,使社会充满亲善仁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孔子的“仁学”明确人是社会的人。“爱人”是作为人的一种天性,马厩焚烧,孔子只关心是否伤及养马的人,不问马,“爱人”不仅是关心家人朋友,还要走出小我,爱君爱国爱天下大众,处理好人际关系,维系并推动社会有序发展。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泛爱众”。

怎样从个人出发实现“仁”呢?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里,孔子道出了为“仁”的关键所在。“行仁”应该是每个人内心的诉求,是由自己自觉践行的,而非迫于别人的强制才去做的。一个人只有内心深处有虔诚的诉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要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赖于外界的力量。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就是要注重自律,管住自己的欲念,按照社会规范的“礼”来做人、行事,即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视、听、言、动,人的一言一行都要节制不当的私欲,按“礼”来践行。不过这里的“礼”,有着等级之差,在等级秩序中,人必须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在这被禁锢的范围内行事,“礼”的施行,束缚了人的个性,约束了人的行为,这无疑是孔子思想中落后的一面。

“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尽心待人、忠于本心,也就是以己之心去关照他人,中人之心。“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要懂得理解宽容他人,我认为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换位思考”极为相似,我们与人相处要竭诚相待,节制私欲,不做不利和伤害他人的事,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

“仁”存在于我们社会生活每个角落,“仁”需要我们践行不已,孔子关于怎样实现“仁”的说法并不是纸上谈兵,他更加强调学习和践行“仁”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先“求诸己”后“推及人”,“为仁”要靠自己努力躬亲实践,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正如《大学》中所提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论是处理与亲人的关系还是社会人际关系,都应该践行“仁”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仁”的思想虽然是为那时的统治阶级服务,但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可视为是每个人为人处事的最高准则。

上一条:2016经典读写评活动(第二期)获奖名单 下一条:孔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