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院刊与习作 / 正文

碧霞元君:信仰的律动与文化的绽放

时间:2024-03-07 作者: 点击:[]

张艺馨   21历史师范班 

海外对碧霞元君的了解,可追溯到1879年马提尔的《泰山之寺庙及其祭拜 》及1888年柏根的《游历泰山》。但真正开启碧霞元君学术性论述先河的,当属1910年法国学者沙畹的《泰山祭礼》。在《泰山女神信仰中的权力、性别与多元文化》中,彭慕兰提出碧霞元君的本质在于其祈求的是女性的力量。中国学者对碧霞元君信仰的关注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5年顾颉刚先生在妙峰山对香会、庙宇做了实地调查并写出相关研究著作,是为中国民俗学田野考察的肇始。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之复兴,中文学术界关于碧霞元君崇拜研究的一系列论著陆续问世,同时,海外对于碧霞元君信仰也不断推进。

作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地,山东地区成为学界关注的重镇。叶涛先生在《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一文中指出,碧霞元君信仰肇始于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发现的玉女石像,然而《宋史》并未记载,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则保存了一条资料。田承军《明清时期泰山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空间研究——从碧霞元君上中下三庙说起》指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突然兴盛于明代前叶,主要原因是由于泰山神官方地位的进一步强化。代洪亮《世俗与神圣的互构:明清山东社会与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的互动》提出,泰山碧霞元君信仰是地方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碧霞元君信仰功能的扩展及神灵体系的扩大,促使其信众构成日益多元化。同时,碧霞元君信仰参与塑造山东社会文化结构,丰富了民间信仰的体系,拓展了山东城乡社会的神圣空间。

胡梦飞《大传统与小传统:明清时期鲁西地区的碧霞元君信仰》提出明清时期鲁西地区是碧霞元君信仰极为盛行的地区,呈现出庙宇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等特征。杨园章等人于临清进行田野调查寻得明万历《碧霞元君庙记》碑一通,撰写了《明代临清军屯社区的营造与碧霞元君信仰———以万历〈碧霞元君庙记〉碑的释读为中心》一文。周嘉《地方神庙、信仰空间与社会文化变迁———以临清碧霞元君庙宇碑刻为中心》提出临清最早的碧霞宫创建于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旁边,随着临清城的营建以及城市的发展,碧霞宫在明中叶以来得到复兴,成为当地的社区性祭祀中心。

武振伟的《山东淄博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及遗存述略》指出淄博地区是碧霞元君信仰向东传播的重要区域,主要遗存集中在南部山区,并形成以博山区凤凰山为中心的一个碧霞元君信仰集中区域。从淄博地区现存的碧霞元君庙宇始建年代看,最早的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山碧霞元君祠),明代是碧霞元君信仰在民间传播的重要时间段。明万历时期,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碑》指出: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佐证了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情况。代洪亮《泰山信仰与明清山东社会》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统计出至清朝末年,山东各地碧霞元君庙至少有300余座。而在淄博地区,清代及民国期间,碧霞元君庙宇兴建较多,规模大小不一,数量最大的是散布在乡村的小型庙宇。可见,碧霞元君信仰已经在淄博地区非常普及。

而在龙口等北方沿海地区,妈祖与碧霞元君信仰产生交汇。孙晓天在《妈祖与泰山娘娘共享 碧霞元君”称号再考辨———与周郢先生商榷》一文中分析,在崇祯封号出现之前,道教界已有关于妈祖与碧霞元君”称号关系的说明。王见川先生认为证位碧霞元君”是指妈祖道教修行的境界和等级,为道封,说明了妈祖与泰山娘娘在宗教内部的关系:两位女神在道教修行上达到了同样的境地——“证位碧霞元君”。创作于清初的道书——《历代神仙通鉴》也有妈祖证位“碧霞元君”的记载,该书有三位宗教领袖:“龙虎山张大真人(张继宗,正一天师道第五十四代天师) ”“普陀山法雨寺住持性统法师”和“普陀山普济禅寺绎堂法师”(此二位法师俱为普陀山历史上著名高僧)为之做序,并一致赞叹。能得到三位宗教领袖的印证,可见此书在宗教界是得到认可的。因此,该书中所言麻姑化妈祖并证位“碧霞元君”一说,应符合宗教逻辑。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对碧霞元君信仰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相当丰硕。碧霞元君信仰经历了一个逐步兴盛的发展历程。这其中碧霞元君的名号、起源、得到官方认可、民众的接受方式等相关问题在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视野不断开阔,身世、属性、信仰的起源、职司、香社、封号等与碧霞元君信仰相关的基本问题在研究者的视野中越来越清晰。

上一条:论历史学子应具备的素养与情怀 下一条:浅析史料中的主观性与史学研究中的主观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