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静静抱坐读到日月无光,人就在书里起伏,掩耳不听那尘世喧嚣,是这世间最宁静的快乐。”三毛如是而言。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仍可以选择在阅读中感悟哲理、启迪智慧,为心灵开辟一方天窗。为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史学素养,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分享,11月8日下午,2022级历史班的同学们组织开展了一场百花齐放的读书交流会。
01白馨月
同样拥有“方面大耳”的标准帝王相,面容黝黑的宋太祖和宋太宗为何一个不怒自威,一个面容秀雅?因“瘦金体”而广为人知的宋徽宗,为何在《宋徽宗御容图》中“书生风采有余”,而在《听琴图》中明显更有帝王之相?白馨月同学在“关于宋朝皇帝御容的‘写真集’”——《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一书中为我们找寻到了答案。作为这部通俗而富有历史知识的书籍的作者,黄博“冀望游戏于史海之中,出入于事实之间,信笔闲之,随心所止”,围绕宋代帝王肖像的史实与逸事,看图说话,分析考辨,绘制出了一幅别致的宋代政治生活画卷。
02滕吉康
“也许,人不应该凝视深渊,虽然深渊就在那里。”大司空村里,祭祀者逐次砍掉人牲的腿脚,在难以言说的痛苦中,这位父亲仍用残余的胳膊紧抱幼儿;武丁妻子妇好墓旁,献祭者欣赏着人牲被砍掉头盖骨后的挣扎和喊叫;纣王的宫殿内,文王正和他的其他儿子们分食着伯邑考的血肉……滕吉康同学带领我们走过《翦商》一书中那撒满尸骨的血腥荒原,穿越回神鬼主宰的世界,触摸到商朝的人祭文化。作者李硕认为,残肢断骨的人祭,或许才是商朝最终失控并灭亡的直接原因。
03王娣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长江婀娜,多姿多彩。两条母亲河,一南一北,灌溉了中国大部分的疆域。中国文化也似江河一般,绵延千百年,未曾中断过历史传承。中国的正史,一向是帝王将相、圣贤名流的记录,而王娣同学带来的《万古江河》一书,其文化内容更关注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我们得以从中窥探到千万年间先民们活色生香的日常。作者许倬云先生不拘泥于传统历史观,以极具美感的遣词造句和深厚高超的文学功底,为读者讲透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
04张菲
“释翻证补费精神,覆瓮难逃苦自珍。二十四年磨一剑,世人谁识是青锋。”周良霄先生在《永恒的怀念》一文中这样形容翻译完成《史集》第二卷的感受。正是这位苦心造诣的学者,为“推动清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批判传统流毒,使我们的民族在现代化的伟业中能够清除积垢,轻装前进,在民主、进步的坦途上迈进”而写就了《皇帝与皇权》这本著作。张菲同学着眼于“举天下以奉一人,以一人而率天下”这两千多年来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运作特点,通过分析五种类型的皇帝,揭示了本书在破除制度阻碍方面的现实意义。
05安娜
塞利纳说:“一切有趣之事皆发生于黑暗之中,我们对人类的历史一无所知。”安娜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奶酪与蛆虫》一书或许是微观史学的冰山一角,但它所带来的影响足以撼动这座冰山。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生活在意大利北部普通磨坊主多梅尼科的世界,他读过《十日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等,有着当时世人不理解的奇思异想,也有着挑战教会权威的决心。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更得以窥见16世纪欧洲的历史文化。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郭子晨、王鑫鹏、鲍炆妤、乔辰、叶子仪等同学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书籍推荐,有被《纽约时报》列为十大重要著作之一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有提供关于早期美国历史重要见解的《美国创世记》;还有被誉为北朝研究集大成之作的《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同学们纷纷表示,读书和学习是一个人的终生必修课,读书交流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想交织碰撞的平台,让我们得以徜徉书海,进一步品味文学与史学的魅力。
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我们过去;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我们相遇。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愿新时代的青年时刻阅读,用书本的厚度,丈量人生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