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衿探史,青鸟履乡 | 历史学院“历久弥坚,史志不渝”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五)

时间:2025-09-05 作者: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团省委“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行动方案,青岛大学历史学院积极组织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历史学院学子们踊跃投身各地“青鸟计划”等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青年担当。本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继续展示历史学院学子个人实践风采。

返家乡助团务,践初心献青春

实践成员:2024级人文班 陈政旭

为助力家乡团务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提升自身基层实践能力,2025年暑期7月至8月,陈政旭参加了费县第二中学“青鸟计划”社会实践。实践活动主要围绕高中生与大学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办理及办公室辅助工作展开,不仅保障了毕业生团组织关系的平稳过渡,还使其积累了基层服务经验,践行了青年服务家乡的责任。 

在实践过程中,陈政旭负责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协助整理2025届高中毕业生团员档案,核对入团志愿书、转团关系证明等材料500余份,指导180余名学生通过“智慧团建”系统完成线上转接操作,同时辅助处理家长咨询电话,确保无错转、漏转情况。此次实践经历提升了团组织关系转接的效率与质量,也为家乡发展贡献了自身青春力量。

学思想融实践,知信行惠民生

实践成员:2024级人文班 刘梓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刘梓萌同学在暑假期间赴济南市历城区东风街道上海花园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有效推动了社区的思想文化建设。 

刘梓萌在社区设立“理论微课堂”,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案例教学与互动问答,现场收集群众诉求并对接办理。这些举措有助于精准解读并推广政策、法律、健康、安全等关键知识,例如社保新政、反诈知识科普、慢性病预防方法等内容,帮助居民快速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同时,针对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社区公共议题,她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着力于减少认知分歧,推动社区居民形成“社区事大家管”的责任意识。

观史迹悟抗争,访街区促交融

实践成员:2024级人文班 李欣雨

暑假期间,李欣雨以“探寻百年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赴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她秉持“以史为鉴知兴替,以文化人传薪火”的宗旨,将实地调研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走进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及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深挖青岛近代历史中的精神脉络与文化底蕴。

参观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时,李欣雨聚焦馆内珍贵文物与档案资料,循着青岛从建置到主权回归的历史轨迹,细观锈迹斑斑的兵器、泛黄的史料,聆听百年前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往事;随后前往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与当地居民、文化研究者面对面访谈,记录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印记,收集文化传承案例。实践过程中,她还通过社交媒体互动,带动青年积极关注青岛一战相关历史史实。 

此次实践让李欣雨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更坚定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未来,她将持续深化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以青春之力讲好历史故事,为传承革命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注入青春力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历史学院学子们利用暑假时间,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将专业所学与基层所需紧密结合。他们以知识为笔,以实践为墨,让历史的智慧照进现实,让青年的担当融入基层,真正践行着“以文化人传薪火”的使命担当。愿我们继续走在“三下乡”的路上,以新时代青年之名,传时代之声、聚青春之火,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未来的崭新篇章!

下一条:青春践履显担当,实践筑梦启新程|历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