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在国际权威期刊连续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教师相继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研究成果,标志着我院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梯队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林乾副教授在国际佛学研究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Buddhist Studies Review,和国际印度哲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发表三篇独著和合著论文。其中《四念处中内外观法的文献学研究》(“How to Contemplate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in satipaṭṭhāna Meditation: A Philological Investigation”, https://doi.org10.2143/JIABS.42.0.3287482)对于如何解释四念处禅法中“内观”和“外观”这一困扰了佛教界有二千年的难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基于对早期佛教文献的分析提出了更为符合当时佛教语言和思想体系的解释。与海德堡大学的何书群教授(Michael Radich)合著的《竺佛念撰大乘经的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A Computer-assisted Analysis of Zhu Fonian’s Original Mahāyāna Sutras”, https://doi.org/10.1558/bsrv.21194)通过计算机文本分析,发现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佛经翻译家竺佛念的几部大乘经并不是翻译自印度传来的佛经,而是他自己拼凑和创作出来的。这一发现对汉传佛教史的研究,以及对佛教文献形成历史的研究都有重大的意义。《论早期佛教对形而上学的态度》(“On the Early Buddhist Attitude Toward Metaphysics”, https://doi.org/10.1007/s10781-021-09500-2)一文则通过对早期佛教经文的考察,指出早期佛教对形而上学持排斥态度,现代学者所认为的“佛教形而上学”其实是把现代人的形而上学观念投射到古代的文献和思想中去,是对佛教思想的误解。
马小菲博士近两年在加拿大刊物Canadian Social Science和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发表三篇独著论文。其中《魏源与荀子思想比较》(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ought of Wei Yuan and Xunzi”.http://dx.doi.org/10.3968/12420)讨论了晚清学者魏源与先秦学者荀子思想的异同,指出二者有颇多相似之处。魏源和荀子都关心当世事务,提倡经世致用,追求现实功绩;同时,魏源和荀子皆常引《诗》语句进行政治评论。二位学者思想的相似性,源自晚清和战国时期相似的社会背景;此外,魏源所从属的晚清今文学派,继承和发扬了荀子所开创的实用传统,加之以清代荀学的兴盛,都促进了魏源对荀子思想的继承。研究为了解晚清思想演变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研究——以〈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为例》(“The Ancient China Studies of Marcel Granet – an Examination of Festivals and Songs of Ancient China”. http://dx.doi.org/10.3968/12043)论述了法国汉学家葛兰言将社会学方法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理路及其对中国古代宗教研究的贡献;《墨家思想与功利主义比较》 (“A Comparison between Mohism and Utilitarianism”. http://dx.doi.org/10.3968/12006)则通过分析墨家思想与功利主义的本质区别,指出以西方哲学理论解释中国古代哲学术语的潜在危险性。
宋艳华博士在《澳门理工学报》和Contemporary Eurasia发表两篇独著论文。《〈大同报〉建构之在华官员关系网及其影响初探》(《澳门理工学报》2022年第2期,https://journal.ipm.edu.mo/en/),论述《大同报》建构在华官员网的过程,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下大众媒介与政治权力博弈与合作的场景。论文指出,晚清时的中国官员接受《大同报》以报入像、来函登载的营销策略,通过塑造良好的报刊形象来抬升社会地位。《大同报》则凭借官员代销制的实施,将发行系统深入到地方府县一级,并在中国官员群体中形成制度化阅读。两者在共赢利益的驱动下,建构了彼此成就的互动关系网,直至辛亥革命爆发致使关系中断。民初,《大同报》调整发行策略,通过加强与读者、其它报社间的互动来重构阅读共同体,并藉由庆典再度与中国官员建立联系。然而,媒介的持续运营依赖于政治权力机制的稳定。最终,在官员更迭频繁的社会变革时期,《大同报》的运营戛然而止。于2021年12月在亚美尼亚共和国国家科学院主办的《当代欧亚》(Contemporary Eurasia,Vol. X, No. 2, 2021)发表《墨子与约翰·加尔通思想比较研究》(“Investigating of Chinese strategies during the pandemics through the lenses of Mozi and Galtung”, https://viewer.joomag.com/local-media4549786327
695573940/0899986001638966492?short)一文,比较两人战争观异同,旨在弘扬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并为当前疫情之下中国的和平建设提供有益启迪。
近年来,历史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引进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几个重点学科培养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在科研和教学上,始终秉持国际化的视野,开设英语讲授的课程,并鼓励教师在国际期刊发表成果。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不断努力中,我们期待我院将有更多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持续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