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温岛城历史 书写时代华章 | 我院学生党支部赴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时间:2024-12-27 作者: 点击:[]

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31周年,历史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重温岛城历史,书写时代华章”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刘宗国、副院长赵九洲、学生党支部书记刘雪卿带领学生党员代表调研市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并参加毛主席诞辰纪念活动。

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孙熙宁局长热情接待并亲自讲解。孙熙宁从老街寻踪、红色印迹、商业母脉、文化繁兴、经典建筑和时尚风情六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了青岛老城的发展与变迁,历数旧日时光,再现百年风貌。

在城市记忆馆的红色印迹展厅,孙熙宁向大家逐一讲述了早期共产党人在青岛的英勇事迹。邓恩铭、王尽美、李慰农、刘谦初、王一民等人始终胸怀大局、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史。而今回望繁华安宁的街道,这盛世如他们所愿,革命先辈们的红色基因在师生的心中根植永存。

青岛记忆馆以中山路的历史变迁为主线,展示了青岛城市发展的沧桑足迹。全体成员一同前往3D观影区,沉浸式体验。幕开刹那,光影交错,老青岛的样子历历在目。影片以“我”这样一个普通青岛人的成长视角展开,详细逼真地讲述了青岛开埠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群体记忆。当看到载满货物的航船驶出港口,“五朵金花”在青岛竞相绽放时,同学们身临其境,自豪和感动油然而生——胶澳从此有了新的骄傲。

“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对历史城区文化内涵的不断挖掘是我们在城市更新建设中持之以恒推进的一项课题。”孙熙宁说。中山路从来就不是一条独立存在的街道,而是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青岛城市化开拓的引领者、代表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是中国同期城市化规模推进中的经典样板与示范。孙熙宁以切身经历讲述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与克服的措施。经过不懈努力,从历史到记忆,再从文化到品牌,历史城区的文脉在坚实的步履下日益明晰。孙熙宁希望能够与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携手,深挖街区文化内涵,凸显老城人文价值,打造多元文旅品牌。

刘宗国鼓励同学们发挥历史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长,深度研究青岛的城市变迁细节,精准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着眼新时代青岛发展的巨大成就,更多地把有独具地域特色的专业文章写在城市的历史街巷。接下来历史学院将深化与市南区保护发展局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共建领域,在服务中找资源,在贡献中求发展,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为青岛的老城文旅贡献青大力量。

适逢毛主席诞辰131周年纪念日,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在馆陶路22号青岛取引所旧址大楼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毛体诗词书法展暨新青年传承委员会成立仪式,师生们作为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中心代表受邀参加。知名毛体书法传承人王振宝先生为历史学院青年学生题字“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勉励同学们做毛泽东同志崇高风范的传承人,发扬五四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青岛百年,往事如烟。站在取引所旧址大楼门前石阶上,仿若穿越时空。这座承载着青岛百年沧桑的老建筑,历经过外商操控的风雨飘摇,更见证了青岛华商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与这座城市的盛世辉煌。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同学们对近代以来青岛城市化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大家对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未来已来,蓝图待绘,新时代青年党员立志肩负起传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使命,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踔“历”奋发,实践铸能 | 寒假社会实... 下一条:青衿有志,一马当先 | 我院开展2024年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