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报告系列报导
2018年夏季学期第六期
【专家简介】
侯旭东,清华大学人文学完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兼及秦汉,先后从事东晋南朝经济史、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乡村社会研究。近年关注简牍,尤其是新出土的湖南长沙三国吴简的研究,并致力于探索汉魏六朝的国家形态与统治机制。
曾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1.8-2002.7)、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客座教授(2009.2-6)、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0.4-2014.3),系国务院中国史学科评议组成员。
【报告摘要】
2018年9月9日9时至12时,清华大学人文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侯旭东先生在德音楼115室向同学们做了《二重证据法再思考:在出土文书类简牍中发现历史》的讲座。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是20世纪我国最重大的一项考古发现,自20世纪初至今,我国古代简牍资料不断出土,粗略统计约27万余枚,大部分为泰两汉三国西晋时期的行政文书。这些古代的“ 断烂朝报”如何才能让它们说话?说出更多的话?它们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王国维先生倡导的“二重证据法”该如何运用?前人研究有哪些经验与教训值得吸取?侯教授从简牍研究的现状、简牍发现的回顾、简牍研究的学术史和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随着简牍学术的拓展和中国出图简牍数量的日益增多,简牍在再现古代史实乃至为今日建设之借鉴均有裨益。课后同学们表示,初涉简牍有些不知所措,以为高深莫测,侯教授深入浅出地将繁杂的文书简牍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令人茅塞顿开。将简牍研究同中国古代史有机结合,既容易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进而提高对简牍知识的兴趣,一举两得,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