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报告系列报导
2018年夏季学期第二期
【专家简介】
周中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曾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和上海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规范体系的研究”和“慈善伦理的文化血脉和价值导向”及其他省市项目30余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伦理学》,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经济伦理学”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著述多次获省市以上科研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报告摘要】
文化血脉是慈善伦理的根基。寻找当代中国慈善伦理发展的正确之道,必须研究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文化,把握其慈善伦理的内涵及特点。儒家慈善伦理以“仁爱”和性善论为基石、以“义以为上”的价值观为支撑,道家慈善伦理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为基石、以善恶报应为支撑,佛教慈善伦理以慈悲为核心、以因缘业报说为支撑。尽管三家特点不同,但它们都融合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血脉中。21世纪的中国,慈善伦理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在伦理观念、伦理关系和实践形式上加以变革,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9月5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以“慈善伦理的文化血脉与当代反思”为题为学院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周中之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慈善伦理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与慈善伦理的联系,围绕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阐释了慈善伦理的深层内涵,同时探讨了慈善伦理面临的新课题,包括慈善动机的多元化、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慈善行为的伦理评价等。周教授的讲解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充满吸引力。在现场提问环节,周中之教授与同学们亲密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同学们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视角独特,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同学们开拓视野,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