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简介及规划)
一、“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筹建、宗旨及意义
1、“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筹建和宗旨
在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党委和行政领导与支持下,为深入研究和解决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拟成立“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家发所”)。
“家发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凸显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视野。关注家庭理论的最新成果,围绕家庭热点、难点等展开有关家庭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等领域研究,集中对家庭理念、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同时开展服务地方需要的社会工作,为青岛市社会发展提高理论支撑和实践资料。建立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婚姻家庭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家庭与人的发展研究中心”的意义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两亿多家庭肩负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家庭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
家庭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家庭中男女平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女性问题的探讨具有理论价值,对提高青岛大学和青岛市的家庭问题研究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将为坚持和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起积极作用,为提高青岛大学广大职工和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实践价值,使家庭成员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发挥才干,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二、“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主要成员
目前,“家发所”的成员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
负责人:蔡晓红(常务负责人)
主要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素平、牛荣华、刘雪卿、曲新英、纳春英、修志君、姜忻、郭金鸿、蔡晓红、刘孝群
她(他)们基本上是教学和科研骨干,热心于家庭和社会问题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工作、女性人才发展和社会发展等领域潜心研究多年,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将应用于实际,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外聘专家有:孙云晓、杨光等
三、“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团队
“家发中心”全员参加,提升理论水平,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马克思主义家庭理论与人的发展理论(蔡晓红团队)
研究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家庭学说的新成果。
2、家庭伦理与社会发展(郭金鸿团队)
研究家庭伦理观念,家庭伦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家庭平等与社会发展(修志君团队)
研究家庭平等观念,家庭中的权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4、家庭健康与社会发展(牛荣华团队)
研究家庭健康观念,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对人的发展影响,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5、家庭和谐与社会发展(王素平团队)
研究家庭和谐观念,家庭和谐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6、家庭文化与社会发展(纳春英团队)
研究家庭文化教育观念,家庭对文化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四、“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规划
“家发所”主要对社会转型期有关家庭与人的发展的热点问题,家庭中人的发展设施方案和实现方式,子女成长成才的规律,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空巢老人和居家养老问题,家庭中性别平等及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前婚姻家庭中存在的人身、财产问题和家庭人际交往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家发中心”将开展的主要工作:
(1)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论坛、撰写文章,组织征文活动;
(2)组织不同层次人才理论培训班、优秀人才社会影响力报告会等;
(3)举行不同层次人员的身心健康咨询、讲座,推动相关主题考察活动;
(4)开发大学生成才、成长、就业等培训项目;
(5)积极参加青岛市、山东省和全国的家庭、社会发展相关问题研讨会,申报相关研究项目。
2016年的主要工作如下:
1、筹备“家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成立揭牌事宜。
2、尽快与青岛市妇联“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研究会”、人口学会、青计生协会等相关团体沟通,积极参与和组织理论研讨、调研活动。
3、以团队为主积极申报省市项目,为服务地方提供优秀的调研成果。
4、加强研究中心的理论研讨,组织“家庭与人的发展”理论研讨会。
5、建立研究中心管理制度,在成员构成、组织管理、经费收支、档案建设、规划建设等方面形成规范,各负其责,互相配合。
6、其他工作。
中心成员相关教研科研成果表 |
序号 |
名 称 |
承担人 |
类别 |
备注 |
1 |
《道德责任论》 |
郭金鸿 |
成果 |
|
2 |
《西方道德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
郭金鸿 |
成果 |
|
3 |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伦理意识培养研究 |
郭金鸿 |
项目 |
|
4 |
社会治理中的政治信仰研究 |
郭金鸿 |
项目 |
|
5 |
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民主建设 |
郭金鸿 |
项目 |
|
6 |
以校本文化为支撑,打造特色德育品牌 |
郭金鸿 |
项目 |
|
7 |
《道德责任研究》 |
郭金鸿 |
项目 |
|
8 |
《企业道德责任研究》 |
郭金鸿 |
项目 |
|
9 |
提升青岛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郭金鸿 |
项目 |
|
10 |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
郭金鸿 |
项目 |
|
11 |
伦理学研究性教学探索 |
郭金鸿 |
项目 |
|
12 |
和谐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
郭金鸿 |
项目 |
|
13 |
青岛市小学生公民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
郭金鸿 |
项目 |
|
14 |
民政部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创新成果优秀奖一项(位次第二) |
郭金鸿 |
奖励 |
|
15 |
山东省22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郭金鸿 |
奖励 |
|
16 |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郭金鸿 |
奖励 |
|
17 |
《高校与高中美术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 |
蔡晓红 |
项目 |
|
18 |
《青岛市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蔡晓红 |
项目 |
|
19 |
《职业女性的心理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 |
蔡晓红 |
成果 |
|
20 |
《婚姻家庭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 |
蔡晓红 |
成果 |
|
21 |
《学习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 |
蔡晓红 |
成果 |
|
22 |
《家庭中的心理健康研究》 |
蔡晓红 |
成果 |
|
23 |
《家庭中的心理问题研究》 |
蔡晓红 |
奖励 |
|
24 |
《婚姻家庭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 |
蔡晓红 |
奖励 |
|
25 |
《学习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 |
蔡晓红 |
奖励 |
|
26 |
山东省第2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牛荣华 |
奖励 |
|
27 |
空巢老人需求差异与积极养老策略研究 |
牛荣华 |
项目 |
|
28 |
青岛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心理 |
牛荣华 |
项目 |
|
29 |
《家庭中的心理健康研究》 |
牛荣华 |
获奖 |
|
30 |
大学生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及其关系 |
牛荣华 |
成果 |
|
31 |
《构建生态文化,加快推进青岛生态城市建设》 |
曲新英 |
项目 |
|
32 |
《哲学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 |
曲新英 |
项目 |
|
3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彩一课”研究》 |
曲新英 |
项目 |
|
34 |
《和谐社区建设中基督教文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曲新英 |
项目 |
|
35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绩点 |
曲新英 |
项目 |
|
36 |
《国际视野的青岛廉政文化建设》 |
曲新英 |
项目 |
|
37 |
《人本视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曲新英 |
项目 |
|
38 |
《发挥廉政文化和廉政制度的反腐败作用》 |
曲新英 |
成果 |
|
39 |
《生态文化:蓝色经济战略的价值取向》 |
曲新英 |
成果 |
|
40 |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 |
姜 忻 |
奖励 |
|
41 |
|
王素平(有成果) |
|
|
合 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