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历史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介绍

时间:2018-09-12 作者: 点击:[]

历史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介绍

 

一、学院与学科概况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设有历史学(师范类)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并招收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育硕士。2019年中国史专业计划招生15,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计划招生5人。

历史学专业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创建于1978年的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历史专业(专科)。1988年,政史系一分为二,历史学系创立,成立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专科)。另一方面,1986年,恢复重建的青岛大学组建了历史系(专科),聘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阁森教授任系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师范学院胡滨教授加盟历史系。一时名师云集。19891月,青岛大学成立历史系(本科),属于青岛大学文学院。历史学专业一时呈现两路并进的发展局面。

1993年,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四校合并为新青岛大学,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改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专科)。1998年,增设历史学(师范类)本科专业,1999年秋招收第一届历史系本科生。2003年历史学科获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增设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方向。201512月,青岛大学学科调整,以师范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为基础,整合全校有关师资,组建了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实现了历史的衔接,开启了新的发展。

学院将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接续优良办学传统,爱智尚美,求真唯新,努力打造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二、中国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概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基础课、核心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的学习,使学生扩宽知识视野,扩大知识范围,夯实知识基础,更新知识内容,使其在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工具和手段性知识等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方面养成 良好的习惯,为培养历史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适应能力、自立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开拓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成为优秀的人才。

本学位点依照《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青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制定了授予中国史硕士学位的基本标准。

 

(二)师资队伍

 

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中国史学科已形成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和青岛及山东区域史4个成熟稳定的学科方向和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力军的学术梯队,学位、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各个方向均具有良好的学术梯队。学院的导师队伍中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副教授以上导师年龄均未超过55岁,讲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一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导师平均年龄44.8岁,45岁以下的导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100%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导师队伍选聘坚持师德优先的原则,严格执行《青岛大学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管理的暂行规定》。

各方向立足学术前沿,关注社会发展,积累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如下特色:兼顾各历史时期以“通古今之变”,重点关注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清末民初等社会变革激烈、思想文化活跃的关键时段;凸显社会史视野,从国家、地方社会与家族不同层面介入,相对聚焦家族文化;兼顾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聚焦思想家、士大夫阶层;面向全国,同时突出地域特色。

1、中国古代史:

 

本学科方向立足学术前沿,关注时代变迁,注重中国古代各种专题史的研究,注重开展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研究,注重精英层面研究与大众层面研究的有机结合、经典文献研究与边缘文献研究的有机结合,注重挖掘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现实意义,对推动本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其它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具有奠基和引领作用。

 

2、中国思想文化史:

 

本学科方向关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朝代特征、历史规律和当代价值,注重思想史文献的研究、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以及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3、中国近现代史:

 

本学科方向既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又有敏锐的现实关怀,注重见微知著,以史为鉴。既关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传统政治史的研究,又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史、近代乡村社会经济史等新兴研究领域多所涉猎,立足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探究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轨迹,凸显思想变革、对外开放和文化融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4、青岛及山东区域史:

 

主要研究青岛及山东区域历史文化演进的内涵、特征与规律,注重档案资料及其它新史料的挖掘和使用。本学科方向彰显地域特色,强化现实关注,可为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决策咨询参考、强化思想文化支持提供丰富的历史借鉴和经验启示。

 

(三)科学研究

 

本学科以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优秀科研力量,突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敏锐的现实关怀,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先秦社会思想史研究、山东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国内领先。近5年来主持20余项国家省部级或横向科研项目以及2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已经完成的省部级或横向科研项目8项,在研国家级项目5项。每位导师均承担有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导师年均可支配的科研经费达到2万。本学科教师近5年在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6部。

 

(四)人才培养概况

 

中国史学科课程设置层次分明,注重理论性和创新性的结合,能及时反映本科学的思想动态与科研成果,适应研究生探索性学习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要求。核心课程均配备两名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授课,讲授核心课程的老师中,有2次以上核心课程授课经验的教师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具体设置的专业课有中国史史料学、中国史研究通论、中国古代史研究专题、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题、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专题、青岛及山东区域史研究专题、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学术规范与史学写作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以供学生选择,如中华元典阐释与解读、西方文化经典导读、世界史研究通论、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国史社会史专题等。

教师授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慕课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课程考核、测评机制,加大课程督导力度,让成绩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更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我们每一两年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校的课程审查标准和新开课程规范修改培养方案,适当调整课程体系。教师近5年承担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省级研究生教学教改课题1项和校级研究生教育改课题3项。

中国史硕士点的导师,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积极创造机会让研究生参与导师所主持的科研项目,或鼓励学申报学校及省级以上的研究生创新项目,提高研究生独立自主的研究能力。学院制定了研究生管理办法,为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学院创办研究生学术沙龙的学术组织形式,吸引相关导师和学生参加,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全省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并到多所高校调研学习,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根据统计,近5年,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约有80人次。中国史学科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较为丰富,近三年来,有100余人次在暑假到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市档案馆做义务讲解员、做义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回报社会。此外,多人多次获得山东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比奖项。

为了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院制定的研究生管理办法中对研究生分流淘汰作了详细规定,组织论文开题,进行中期考核,凡是考核没有通过者,不得进入论文撰写环节。近5年没有中期不合格的学生。认真组织预答辩制度,预答辩没有通过者,一律推迟进行正式答辩。对于论文没有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一律不建议准予毕业和授予硕士学位。近5年,我们没有因论文没有达要毕业要求而延迟毕业的学生。实行研究生论文抽检制度,由学院组织相关老师对研究生提交的毕业论文进行规范性审查,对于不合规范的学位论文,责令限期修改,修改仍不合要求,不得参加答辩。近5年,凡经学院审查合格的学位论文在全国或全省组织的论文抽检中均合格,有5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学生在读研期间以学位论文为基础发表的各层次论文人均1.5篇,均超过学校规定的标准。

5年来,中国史学位点培养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达到95%。有6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约有10%的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根据第三方机构调查的结果,用人单位对我们培养的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业水平、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感到满意。

同时,中国史学科为服务和引领青岛基础教育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07年以来毕业研究生60余名,多数在青岛基础教育界工作,为青岛市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五)培养环境

 

目前,学位点与其它单位共享有两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一个科研教学平台——青岛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挂靠在学院下有一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青岛地方史研究所。为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学院与师范学院共享有图书资料室,有大量的专业期刊、书籍和电子数据库。建立有完善的奖助体系,奖助覆盖面达到80%以上。

学院的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能够及时保障研究生的各项权益,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体育和生活条件,研究生对此普遍感到满意。

 

(六)学科声誉

 

我们中国史学科的山东农村经济史、社会思想史、青岛地方史等方向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积极服务青岛的思想文化与经济建设,推出了一系列的青岛地方史研究著作,各位老师和研究人员教学认真负责,工作踏实勤恳,不断加强学术自律意识,遵守学术道德与规范,成果得到了业界同行的一致认可。

 

 

三、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授予点概况

 

青岛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领域依托综合大学整体优势和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古代史》省级精品课程等专业平台,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丰厚。

以马斗成教授为代表的导师队伍,既汇聚了青岛大学中国史学科的教授和博士,也包括了青岛中学历史教育界全部的省特级教师和名师工程培养人选。本学科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与研究、引领历史教学的针对性,目前承担中国古代文化政策与社会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高考与课程改革关系研究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课程改革研究专题,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中外历史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突出的研究特色和学术优势。

青岛市一中、青岛市二中、青岛市58中、青岛第三十九中、青岛市实验中学、青岛大学市北附中、城阳一中等基础教育名校以及青岛市名师工作室——陆安名师工作室是本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本学科稳定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本学科对外交流频繁,与韩国晋州教育大学、与美国圣荷西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的文化交流项目常态化开展,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明显。

 

欢迎各位考生报考!

咨询电话:0532-85955278

上一条:历史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通知 下一条:我院关于推荐和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关闭